|
![]() |
![]() |
|
心随草动,艺传千古——草原风情主题展
![]() ![]() ![]() 在辽阔的欧亚大陆腹地, 蒙古高原犹如一颗璀璨明珠, 孕育出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蒙古族。 蒙古族以马背上的游牧生活闻名, 更以其丰富多彩、 独具魅力的艺术文化 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色彩。 ![]()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风光 蒙古族音乐 ——悠扬婉转的心灵回响 ![]() 第二十届中国·内蒙古草原文化节开幕仪式 上的马头琴表演 蒙古族音乐, 恰似草原上自由驰骋的骏马, 奔放,洒脱。 它是情感表达的艺术之窗, 也是历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。 在众多传统乐器中, 马头琴、四胡等弦乐器, 雅托噶、火不思等弹拨乐器, 皆独具特色。 马头琴被誉为蒙古草原的灵魂, 可以逼真地模仿骏马嘶鸣、草原风啸, 将听者带入广袤无垠的草原世界。 雅托噶以其柔和、细腻, 诉说着草原儿女对生活的热爱、 对未来的憧憬, 如春风温暖人心。 ![]() 第二十届中国·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优秀剧目展演上的四胡表演 ![]() 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第十三届那达慕大会上的雅托噶表演 ![]()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火不思专业的 学生们表演火不思合奏 蒙古族声乐艺术同样令人赞叹, 长调与短调是其主要的歌唱形式。 长调历史悠久, 旋律悠远绵长,节奏自由宽松, 歌手即兴发挥, 通过延长音符, 表达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。 短调结构紧凑, 常用于叙述故事或抒发日常生活中的 情感变化。 呼麦是一项独特而卓越的演唱技巧, 表演者能够同时发出两个甚至多个不同音高, 形成一种和谐且神秘的声音效果, 充分展现了人类嗓音表现力的无限可能。 ![]() 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非遗集市活动开幕式晚会上的长调表演 ![]() 《澳门2049》演出中的呼麦节目——《呼麦·缥缈》 蒙古族舞蹈——热情奔放的身体语言 ![]() 第三十届海峡两岸大学生新闻营的师生们在 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草原学跳蒙古族舞蹈 舞蹈是蒙古族人民表达情感、 庆祝节日的重要方式。 蒙古族舞蹈动作豪迈大方, 充满了力量感和节奏感, 其中, 盅碗舞、筷子舞和安代舞以其独特的韵味, 生动展现了蒙古族风情与艺术精髓。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。 舞者头顶瓷碗, 手持双盅,随乐而舞, 意在表现蒙古族女性端庄娴静、 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。 筷子舞动作简洁明快, 充满生活气息。 舞者们手持筷子, 随着欢快的节奏敲打身体部位或相互碰撞, 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 安代舞动作优美潇洒, 通常是一人领唱,众人应和, 成百上千的舞者载歌载舞, 形成盛大的狂欢场面。 ![]() 盅碗舞表演 ![]() 筷子舞表演 ![]() 安代舞表演 蒙古族传统工艺品 ——源远流长的指尖艺术 ![]() 蒙古族银腰带 ![]() 蒙古族刺绣 蒙古族传统工艺品 从皮雕画到银饰, 从刺绣到羊毛毡烙画, 均各具特色, 它们不只是实用的生活用品, 更是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, 展现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与审美追求。 皮雕画以皮革为材料, 运用雕刻、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。 艺术家们以独特的创意, 在皮革上刻画出各种图案, 如动物形象、神话传说等, 既保留了原始的质朴美, 又融入了现代审美。 蒙古族银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 独特的造型闻名。 从华丽的头饰、项饰, 到实用的餐具、酒器等, 每一件银器都凝聚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。 蒙古族刺绣以针法细腻、色彩鲜艳著称。 刺绣图案往往取材于大自然, 如花草树木、飞禽走兽等, 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 羊毛毡烙画以蒙古族羊毛毡为材料, 通过热铁烙印出各种图案, 代表了工匠们的技艺水平, 更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崇尚美好的审美心理。 ![]() 内蒙古自治区扎鲁特旗牧民 白音那木拉在创作皮雕画 ![]() 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徐荣在创作羊毛毡烙画 草原上的游牧生活赋予了 蒙古族艺术独特的文化魅力, 请跟随本展览去了解更多的草原风情吧! 识别上方二维码观看 “草原风情” 信息来源:神州共享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![]() (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) |
|
Copyright@2020 nglib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国市图书馆 备案号:皖ICP备08102586号-1 当前网站总访问量 技术支持:安徽三户网络 ![]() |